河南,并非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是山地大省,占地面积的44%。
太行山、秦岭、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分别从北、西、南面将河南揽入怀中。
最精华的河南,这三座山里都有。它们是河南的宝藏,构成了河南人的性格,河南的本色。
太行山是自强不息的山脉
太行山南北绵延近400余千米,它如一把弧形弯刀悬于河南的北边。
有人说,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
其实,最险峻的一段也在河南。
在河南,太行山一侧是秀美的山间风景,另一侧则是陡峭的悬崖绝壁。
林州的西北部,横亘着相对高差接近1000米的太行山大峡谷。
全长50千米,山势伟岸,壁立万仞。
同时,也造成了山里与外界隔绝,出行不便,上下艰难。
在辉县的郭亮村,两侧悬崖绝壁笔直如削,无法修建盘山公路。
1971年,郭亮村的十三位村民只得劈山开路,沿山边打洞凿隧,独立手工挖出了挂壁公路。
挂壁公路的两边险绝,道路就如同被山体托举上去,是“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
如今,已成为万仙山的第一风景区。
差不多同一时期,安阳林州的人们也创造了“世界第九大奇迹”。
林州人民在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了引漳入林。
先后用了近十年,修建了总干渠长70多公里,全部渠长近20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而且,早在数千年前,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就发出振聋发聩的宣言:穷家族之力平门前的太行山和王屋山。
最后,感动的天神,移走了大山。
这虽然只是流传于豫北的故事,但是在豫北人民的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来不难看出。
鹤壁的云梦山里,还藏着中华第一古军校。
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隐居在此。
战国风云里的著名人物,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都是他的学生。
历史已滚滚而过,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铸造了太行山区的人们。
这样看来,被誉为中国脊梁的太行山,也是河南的脊梁。
秦岭是文化的山脉
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东端伸入河南西部,诞生了嵩山、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一系列山脉。
同时,它也是河南省面积最大、山地最密集的区域。
主峰老君山海拔超过2200米左右,尖峭的主峰突出其上,山脊呈锯齿状。
老君山,本名景室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即老子,曾在此修炼。
伏牛山是豫西最大的山脉,山势高峻雄伟。
山体向南北弯出了两个臂弯,洛阳和南阳两大古都就在它的怀抱里诞生了。
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盆地里建都。 古人对它的描述是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
二里头、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涧西……尽管城市选址一路向西,十三朝古都始终都与洛水、邙山为邻。
“垕”字,只用在“神垕”这个词里,这是《新华字典》的专门解释。
我们的文字,专门为河南的一个古镇造了一个字,或者说,这个古镇参与了我们文字的创造。
神垕从唐至今没有衰败过,所以也被一些人称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古镇烧出的钧瓷,至今仍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伏牛山,送给全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余脉嵩山。
五岳的中岳——嵩山,最高海拔只有1512米,却在平地之上拔地而起,显得高大、突兀。
36亿年前,在地球还是一颗水球时,嵩山的种子就在水球的中心萌芽,继而成为了“万山之祖”和“天地之中”。
除此之外,嵩山以其博大的胸怀将儒释道完美融合,孕育了儒学高光时刻的嵩阳书院、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
作为世界的地质公园和世界的文化遗产,嵩山完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重组,也正在承担当今世界文明对话的使命。
在秦岭,诞生了最早的河南,甚至最早的中国,让河南有来处。
大别山是孕育希望的山脉
大别山位于河南的最南端,西北方向,是余脉桐柏山。
大别山很独特,它是一座“红色”的山。
1927年,黄麻起义受挫后,地主勾结国民党侵犯信阳新县的箭厂河地区,疯狂镇压革命群众。
在箭厂河乡的稻田里,程怀天等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00多人被迫害。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整块稻田,当地群众崇敬地称之为“红田”。
二十年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黄河防线的缺口,调集兵力,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歼。
刘邓大军在各队的配合下,越过陇海路,通过黄泛区,渡过沙河、强渡汝河。
终于在半个多月以后,刘邓大军渡过淮河,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胜利地挺进了大别山。
这,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转入了全国性的战略进攻。
在革命战争年代,信阳新县还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在这里,培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而在驻马店的竹沟镇,是新四军二、四、五师的发源地。
现在,信阳的白雀园革命、王大湾会议旧址、何家冲纪念园等红色景点星罗棋布,每天这里满是游客。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大别山地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说,大别山是红色的故土,一座充满希望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