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矾土厂家-铝矾土细粉厂家-铝矾土骨料厂家-消失模涂料厂家-消失模涂料粘结剂厂家-郑州睿义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巩义市惠诚炉料厂
河南工业竞争力现状
来源:键指财经 | 作者:business-101 | 发布时间: 2023-08-15 | 89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国各省区今年上半年的工业发展指标,已经出炉。河南工业利润率全国倒数第三,竞争力堪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工业企业实现营收21691.1亿元,同比增长-3.4%,位居全国第9名;利润总额707.1亿元,增长-23.4%,排名全国第18名;利润率3.26%,排名全国第29位。

按照营收指标,排在河南前面的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河北、安徽、四川。自2021年起,河南工业的第5位次就被福建取代,被挤出第一方阵;如果今年下半年再不能迎头赶上,那么在全国的位次有可能还会再次下滑。

相比之下,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4省工业企业营收高居前列,并且遥遥领先,都在5万亿以上。

不仅如此,河南工业企业整体上的竞争力更为让人担忧。

这从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两项指标可以看出。特别是3.26%的利润率,排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29位,仅高于广西的2.42%和河北的2.30%。

按一位对河南工业极为熟悉的专家的话来说,上半年利润总额707.1亿元、利润率3.26%,这样的水平大概和河南省历史上的2003~2005年相当。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区工业平均利润率为5.4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陕西5省份较高,达到10%以上;而山西、四川、贵州、吉林、云南、北京、天津、上海、海南9省份的利润率都超过了5.4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部分原因,我已在今年5月25日的《河南工业增长失速背后》(可点击查阅)一文中有所涉及。当时发生的情况是,全国各省份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省份中24增7降,河南下降7.3%,全国垫底;扩展到1~4月,全省工业整体增速下降0.3%,是四个负增长省份之一。

但有一些更深层的问题,我并没有展开来说。

比如说河南企业的利润率为什么会下降这个问题,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河南制造”虽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崭露头角,技术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都有所突破,但河南的工业结构还以旧有的资源、原料加工的产业为主,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后期,制造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偏低,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还不具有优势。

这话说的是实情。

以2021年为例,当年全省工业企业营业总收入29192.3亿元,增长18.8%,其中电子、有色、机械、煤炭、钢铁行业位居工业行业营业总收入前五位,收入合计18497.8亿元,占工业行业收入的63.4%,以传统产业为主。利润上,当年全省工业行业实现利润1074.9亿元,增长39.6%。盈利能力较强的机械、化工、有色、食品和电子五个工业行业利润830.5亿元,占工业行业利润的77.3%,也多属传统产业。

到了2022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9%。

与我们不同,广东、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率先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同时通过虹吸效应,聚集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加快制造业升级换代,目前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在国内产业链重构中处于有利位置。未来随着东部率先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战略的推进,河南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标兵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近年来,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等省份纷纷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

这种情况下,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河南由于传统支柱产业相对饱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土地、环境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渐失;科技创新能力不高、高素质人才稀缺,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的内生动能不足,河南与湖北、上海、江西等“追兵”之间的差距日趋缩小。

所以,省里的一位主要领导在一次高层会议上会极力强调:

“我早就给大家说得很清楚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现在的区域竞争十分激烈,各兄弟省份没有一个‘睡觉’的,都在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往前冲。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状态和紧迫感,因为不努力、不创新、不改革的后果必然是落后,只有跑出加速度,河南才能不落后,才能和标兵缩小差距。

“这也是我之前讲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中,河南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入局、要么出局。入局的重要标志,就是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中能够让更多产业产品走向中高端,成为关键环,出局就是我们的产业产品永远处于中低端,只能是提供原料。”

这话说得语重心长。

关于河南工业如何迎头赶上的感想,我已在《河南工业增长失速背后》一文中有所阐发。在此,我想推荐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喻新安老师今年5月31日发表于“顶端”的一篇文章《河南跌出“全国工业大省前五”的警示》(附后),其观点更为振聋发聩,也更为发人警醒。

附:

河南跌出“全国工业大省前五”的警示

喻新安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2021年开始,中国工业大省位次发生变化。其中一个表现,是河南的第五位次被福建省取代。就是说,疫情三年,全国工业格局变动了,河南工业经济由全国第五滑到全国第六,已被福建超越(如下表)。

数据表明,2020年,河南工业增加值高于福建省1532亿元;但2021年,福建省超过河南省179亿元;2022年,福建省超过河南省36亿元。尽管河南工业也在发展,但被福建连续两年超出,跌出全国工业大省前五的位次,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河南过去是传统农业大省,成为工业大省经历了艰辛的努力。自2003年7月,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形成"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工作思路之后,河南各级政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河南由资源大省逐步向工业大省转变。2005年,河南工业增加值为4563亿元,超过上海的4038亿元,跃居全国第五位。

2005年12月,在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一个新的论断,河南完成了由传统农业省份向新兴工业大省的重大转变,这是河南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006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实现利润突破500亿元,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确立了河南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

从2005年到2020年,河南在全国工业发展格局中一直保持第五的位次,长达16年。2021年河南被福建超越,屈居第六位。尽管彼此差距不大,且2022年河南仅比福建少36亿,差距在缩小。但是,被赶超就是被赶超,河南"跌出全国工业大省前五"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不容否认,必须正视。

从"2020-2022年河南与全国经济平均增速的比较"(表2)不难看出,河南经济失速是从2020年开始的。当年河南经济增速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一改多少年延续的河南经济增速高于全国一个百分点的"惯例",经济发展陷入低迷。2021年,河南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继续下行。2020-2021年,全国平均增速为5.1%,河南为3.6%,两年平均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毫无疑问,工业的低迷是导致河南经济整体不振的主要原因。

当然,2022年,河南全省GDP为61345.0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1%,扭转了自2020年以来增速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局面,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5位和经济大省第2位,比2021年分别前移12位和4位。

表2: 2020-2022年河南与全国经济平均增速的比较

回头看一下,河南经济之所以出现发展势头被中断的情况,作为省会和龙头的郑州市的"拉胯"表现,是一个重要因素。全国五个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省会城市和中部省会城市(共9个)增长排序,2020年郑州经济增速3%,居倒数第4位;2021年,郑州增速4.7%,居倒数第2位;2022年,郑州增速1.0%,与广州并列倒数第1位。(见表3)

表3:近三年部分省会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较

今年以来,河南经济回暖势头明显。一季度河南地区生产总值14968.97亿元,同比增长5.0%,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但1-4月份,河南工业增速同比为-0.3%,并不理想,特别是4月份为-7.3%,全国垫底,令人担忧。

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今年一季度河南经济增速同比增长5.0%,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与1-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0.3%、4月份增速-7.3%,似乎对不上。究其原因,当然有GDP是按季度统计发布,而工业增加值是逐月统计发布的,二者在时间上不一致,不好"对应分析"的情况;但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统计数据不真实,有水分。有一个说法,就是4月份工业增速数据之所以难看,与国家统计局的核查有关。

最近,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在深圳蛇口作的题为"在不确定性时代寻找确定性"的演讲中,就举了一个例子,说山东雷丁汽车去年按照财务的销售产值是20多个亿,但政府上报的是67个亿,超出3倍多。如果河南有的地方也存在此类情况,那二季度GDP增速的数据就可能掉下来。

回到本文的主题,河南跌出"全国工业大省前五",给予我们几点警示:

首先,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强省是经济强省的基础和依托。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河南任何时候都要把工业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可以有丝毫的懈怠。

其次,河南工业有40个门类,是工业体系比较健全的省份之一,要不放弃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尽快形成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第三,坚持项目带动,把"三个一批"工作做好做实。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鼓励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第四,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工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五,持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着力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省区块链产业园、科创产业园建设;扩大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规模,加快打造万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免责声明
本着以尊重原创、共同服务铸造行业为原则,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本公司,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撤销处理,邮箱:9528815@qq.com。